首页 > 湖南省 > 岳阳市 > 平江旅游

平江天岳书院

平江天岳书院

天岳书院位于湖南平江。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,知县杨世芳倡建于今三阳乡天岳村小天岳山,故有其名。乾隆十一年(1746)起,先后迁建于县城东、西。嘉庆九年(1804),知县徐以垣再迁至城西五龙山,改名“昌江”。同治六年(1867),平江士绅张岳龄与李元度慨然捐助,再次在今址新修天岳书院。张、李两人都是湘军将领、湖湘学人。张岳龄幼承家学,为长沙城南书院的肄业生,官至布政使衔福建按察使。李元度为岳麓书院肄业生,癸卯科举人,官至布政使衔云南按察使。新修的天岳书院完全承袭岳麓书院的规制,集教学、藏书、祭祀于一体,有大门、讲堂、藏书楼、东西斋等,并建屈子祠、九君子祠、罗孝子祠等,“尊崇忠孝理学,以为后进楷模”。

天岳书院坐东南朝西北,扼汨罗江盆地,地势平坦,视野开阔。当时耗银万余缗,建有楼宇4栋,斋舍50余间,藏书与生员均属从前未有之盛。教学以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为主,兼学史书、子书、诗词集,课程日记为句读、抄录、质疑、博览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,改变仅课八股时文作法,“兴实学而起真才”,订有课程表、章程,定经史、舆地、译学、算学等为诸生应习之业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改为高等小学堂。其后相继改为中学堂、师范学校、县立中学、县中等。1928年,彭德怀率部在此誓师起义,今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。

书院主体建筑保存完好,清人李元度所书“天岳书院”石额及石联“天经地纬,岳峙渊渟”仍嵌前门。门枕石上一左一右坐有抱鼓圆石,默然无语伴读百余年。大门内设门厅,木屏风隔开。进得门厅,花园里桂花飘香,冬青凝翠。拐角走廊操过两厢斋房,东西各14间。沿花园正上方石阶踏上大厅,便是书院讲堂,分为前、中、后厅。前厅8根青砖四方立柱,排成四横排,横柱之间饰有木质隔扇。在第三排隔扇之上,横悬有“整齐严肃”黑底正楷匾额,当为岳麓书院清代石碑之拓版。中厅两边各有耳房1间,原为山长住室,当年彭德怀便住在这里谋划起义。后厅正面曾有供奉的孔子牌位,书院东边曾建有屈子祠和宋九君子祠,朔望行香,春秋奉祀。李元度曾专门撰写有《天岳书院新建屈子祠记》和《天岳书院新建君子祠记》,以教育后人,尊崇忠孝理学。他说:“学者幸生先贤过化地,读其书,想见其人,又以入庙思敬,钦挹其流风遗韵,益当奋兴百世之下。夫道德、文章、节义,无古今,一也。有能志古人之志,是即古人之徒也。”惜乎,不过百年,这一切都早已荡然无存。

1970年初,在“文革”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中,书院大门的楹联匾额被石灰粉刷遮蔽得严严实实,上面张贴着红色标语。20世纪80年代初期,彭德怀冤案平反,恢复平江起义旧址,天岳书院才重为人所关注,一直用作校舍的斋舍、耳房都被腾空,布置成平江起义史料陈列室。天岳书院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邻近的平江旅游景区
你可能对下列书院会感兴趣:
走遍平江

>>汨罗书院

返回电脑版